
最近我經常在想,好像是有了牙刷之後,我才開始變成一個嗜吃的人。有點開始懷疑都是每天看著愛吃刷,順便把自己教壞了﹝很會遷拖別人的媽媽﹞。
記得當時年紀小,新陳代謝速度快,而且老是覺得咀嚼食物嘴巴很酸,又浪費時間,食量小,而且每日經常都只吃一到二餐,難怪會比現在瘦那麼多。
後來,漸漸領略到食物的美味,懂得分辨什麼是好吃的、什麼是難吃的之後,就越來越愛吃,把食量訓練的越來越大。這樣說來,是誰把誰帶壞,好像還很難說。
週末晚上,明明在微風都已經吃的飽飽的,一份石鍋拌飯還有一碗花生粉粿豆花,路經「真愛」陪朋友進去看房子時,巧逢現場的銷售經理生日,又不慌不忙輕鬆解決掉一大塊巧克力蛋糕。誰知深夜兜風竟然還經過「藍記」,看到裡面燈火通明,一派溫馨和樂的樣子,我肚子竟然又餓了。
不顧理智的掙扎反抗,我堅持要去吃麻辣火鍋,就在抱著牙刷走到大門口時,險些撞上一個貼在玻璃門上,大大的禁止寵物牌子。心想說就這樣算了吧,又坐回車裡邊,安慰自己省了一頓宵夜應該會更瘦。沒想到雖然很久沒有來用餐了,老闆還是記憶力驚人,還嚇人的打招呼說:「從英國回來了嗎?」,親自走了出說牙刷小小乖乖的,所以沒有關係。
這不是天要肥我,不然還能怎麼說。老闆都這樣熱情親切了,我只好豪氣干雲的盡情點餐,還打電話聚集親友總共四個人,剛好開一桌。
只是請來的都是沒有誠意、兼「無三小路用」的小鳥,隨便塞兩片肉就飽咚咚的鳥仔肚,雖然不濟事,好歹也是週末夜晚鬧烘烘、熱螣騰、肥吱吱的一頓溫情宵夜。
「藍記」的湯頭香噴噴,沒有麻辣鍋的辛辣燙麻,他的湯底與其說是麻辣,不如說是重口味的濃湯,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愛麗媽熱愛「藍記」的原因。「藍記」的另一項特色,我認為是對火鍋肉片的堅持。送上來的牛、豬肉片,脂肪花紋均勻亮麗,燙好的牛肉片讓那三隻小鳥也忍不住食指大動。
跟麻香帶勁、辣味撲人的「李記」,每加一次湯頭,都會連帶著贈送許多鴨血、凍豆腐等鍋底大方店家相比,「藍記」感覺上稍貴一些。尤其在「李記」用餐,如果不小心點到湯底已經有附贈的火鍋料,老闆都會說加湯的時候會加贈,不要急著點,實在很貼心。可惜「李記」在京華城附近,離我們是遠了一點。
愛計較的歐巴桑仔細比較過,對於一定會將湯底打包回家,好好再吃上一陣子的麻辣鍋我而言,價格的落差尤其明顯。「藍記」打包回家,頂多再吃兩天,「李記」可以撐上一個禮拜沒問題。不過「藍記」雖然比較貴,但是每一盤送上來的肉片、菇纇、青菜、各式餃纇都是乾乾淨淨,完整無缺,尤其是細細切好洗好的香菇、金針菇,讓顧客食用安心。
像這樣可以吃到高品質的火鍋料,食材都經過店家精心挑選,再配上老闆親切好客的招呼,這樣的地方,在台北市還真彌足珍貴。也難怪有這麼多老主顧會在深夜肚餓的時候,一再往「藍記」報到囉!
PS:我的火鍋看起來不夠澎派,是因為料都剛放下還沒煮熟,白白的緣故吧!那天鍋湯大滾之後,我就猛吃特吃,來不及照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