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這本書的時候,台北正亂。從宣告要開始亂,到亂得徹底。身處在大家一直想盡辦法把這塊大蕃薯,切塊浸泡到內憂外患的黏稠糖水中的台灣島,可以輕易的投入到故事的場景裡,化身做書中主角......

本書是僅一百八十三頁,每頁還留白很多的小故事,卻因為這位高齡作家累積的人生智慧,如詩般的敘事方式、智者般的人生警語,讓這個小小的故事不落俗套,蕩氣迴腸。

這是一個簡短、單純的故事。在一個戰亂發生的小小國家,一對戀人分住城市的兩端。瑪麗跟史特夫是一對青梅竹馬,史特夫想結束爭吵冷戰的關係,因此寫的一封信托友人帶給瑪麗,相約橋頭相見,瑪麗若是不到,就表示她放棄繼續這段關係了。瑪麗卻在赴約途中中彈,自知無法準時到達約定地點,她躺在路邊尋求任何經過的人幫助,將「我試著來找你,我愛你。」的口信傳達給史特夫。

安東跟恩雅這一對八十歲的夫妻,就是這條大馬路上瑪麗唯一可以求助的陌生人。安東是醫生,所以他留下來陪伴瑪麗,恩雅邁著她年老的步伐,趕往橋頭傳達口信去。可惜,逃亡的人太多,她雖然看到了史特夫的蹤影,卻也只能眼睜睜看到消失在往城市另一端的公車上。頹喪難過的走回瑪麗跟安東的地方。

她不懂。這些人同處一個迷你的地球,生命短促,而且擁有共同朝向死亡的命運,為什麼他們能夠一再地以不同的方法重複屠殺的遊戲,甚至以此為傲?從西方到東方,甚至更遠,到處,都充滿恐怖、偏執、仇恨,如同永無止境的人倫悲劇。

當瑪麗看到安東的身影時,他在跟一個游擊隊員喬治歐說話,喬治歐看到瑪麗蒼白受傷的面容,不知怎地跟母親的臉龐竟然重疊在一塊兒,喬治歐覺得他必須要盡快找到救護車,來搭救這個被他無辜殺害的生命。

恩雅告訴安東橋頭所發生的事情,他們知道瑪麗所剩時間不多了,因此編造出恩雅已將口信傳達給史特夫,他正在來的路上。因為這些甜蜜的謊言,瑪麗得以覺得不那麼痛苦、不畏懼死亡、覺得沒有遺憾。因為史特夫知道了她愛他。

人,是無從捉摸的;存在,是一個謎。往往一個手勢、一幅風景、一次巧遇、一句話、一段音樂、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份愛,可以讓這些暗影得到救贖。我們必須懂得、記得,如何信守這些榮光、激發這些榮光,時刻不忘。

史特夫坐上公車不久就反悔了,他應該去瑪麗家找她,應該要去問清楚、挽回他們的愛情。所以,史特夫最後出現了,在瑪麗的身邊,而喬治歐好不容易找來的救護車,也隨後趕到……

Andr?e Chedidu透過詩般的文句,在戰火的蹂躪下,散發出希望的光芒。安東跟恩雅這一對好心的夫妻,不但代表老者的智慧,敦厚仁慈的光芒,相對於在安東跟恩雅相伴相知數十年如夫妻、四兄妹深厚的情感,更令人哀嘆在戰爭中犧牲掉的,瑪麗及史特夫的未來。

對於喬治歐這個屠殺者,也不見世俗一般的指責怨罵,他同樣是戰火下犧牲的人類靈魂。在佔領一座豪華公寓後,他有機會接觸一整座大書房,在百無聊賴的機會下,開始尋找背誦哥德、傑克‧倫敦、蒙田……等人的書籍。﹝巧妙的,又是一個從書本中得到救贖的愛書人。﹞透過這些文句,喬治歐這個貧瘠空洞的靈魂,得以開始感覺、思考。

翻開這些書,他感到一種新的喜悅,一種強烈的喜悅。他的眼睛貪婪的尋找對他有幫助的字句,從裡面立刻得到精髓,一縷陽光,或是一股暖流。透過他完全的自由,以及突然發現的書中世界,他感覺自己活著。從來沒有如此活者的感覺。

無論瑪麗、史特夫、安東、恩雅、或喬治歐在這個故事的情結中扮演何種角色,他們都是戰爭下的受害者,都是受害受迫因之沒有未來、沒有喜悅的犧牲者。雖然全書是以愛情來貫穿戰爭,戰爭交之戰火,但如果說本書歌頌的是愛情的偉大,可能是太狹隘了。

Andr?e Chedidu讓我們看到就算是在戰火綿延之處,人性還是可以堅強而美好。在絕望仇恨的石礫裡,殘殺暴力的鮮血中,還是能看到八十歲的Andr?e Chedidu描繪出的,人性純真善良希望。

這場戰爭,史特夫覺得是利益的鬥爭,他感到十分反感,所以把離開的日期盡量提前。敵對或分歧可以用別種方式解決,被仇恨驅策的人們,卻忙不迭地投入什麼也解決不了的戰爭。攻擊爆發之後,緊接而來的是遺忘:相同的不公不義一再出現,再多的不幸都沒有讓他們學會教訓。人們彼此抱怨,像猴子般重複彼此的動作,好像本性難移,好像註定他們永遠都要互相模仿。

正合適現在我們身處的台北,現實的世界。


作者:安德烈.佘蒂Andr?e Chedidu /著
譯者:嚴慧瑩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2 年 02 月 28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收藏本文: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blovesally 的頭像
    tblovesally

    醉鬼的古堡酒窖

    tblove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