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需要到設計公司看圖、討論,我是沒什麼機會跑到辛亥路羅斯福路口附近的。
 
大約十年前到耕莘文教院上了一段時間的德文,之後就只有上次為了要接來找刷刷完的二子媽及小貓咕,開車到附近的台電大樓站停一下下的時間,基本上跟那個地方非常無緣。
 
週四晚上,好不容易在那附近的黃線找到停車位,匆忙趕著去設計公司的路上,驟然發現那家每次開車經過都會讓我視線停留一會兒,決心下回有空時要繞去光顧的古早味桃酥店﹝萊陽桃酥---創立於 1964 年﹞竟然還開著。
 
《萊陽桃酥》位於羅斯福路上的南面,辛亥路及師大路口之間。這一兩個月來每次需要到設計公司去,辛亥路口總是亮著紅燈,因此每回總是到師大路口﹝下個路口﹞的斑馬線才過馬路到對面去。一個紅綠燈的差距,好像週四夜裡短短上演一小段「向左走、向右走」一樣神奇,這麼多年下來無緣的老店,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會了面。

當晚令我決心在趕時間的狀況下還非得進去購買的,不是招牌上寫著大大的桃酥。而是每次看到都令我覺得窩心的---泡餅。
 
以前我們家樓下就是開 西點麵包店 的,泡餅這種東西隨時都吃得到,阿嬤愛吃,我們也愛,經常一買就是十個,記得以前是十送二,後來十送一,現在多少錢才能買到一個已經不得而知了。這家的泡餅看起來更澎,體型還蠻壯碩的,圓圓胖胖的擺在玻璃櫥櫃裡面,看起來很可愛。
 
價錢也挺壯觀的,一顆要 20 元,不過最近被新聞報導的誇張浮報嚇得,現在無論碰到什麼東西漲價,也都覺得情有可原。反正新聞說什麼都漲,那就算是大家真的默默才跟進,也算是挺他們到底了。
 
一個寒冷的冬天,跟父親坐在他板橋一樓的家中看電視,外頭突然有人推著便食車叫賣,伴隨著蒸氣煮水爐的氣笛尖叫聲,讓我這個從小很少出台北的台北俗覺得異常興奮,有種躍躍欲試的焦急暖意。


父親拿著瓷碗公推了門出去,盛回一碗泡了熱水的泡餅,熟悉泡餅配牛奶的我覺得光泡熱開水的餅沒有什麼味道,讓我當時失望不已。獨一無二的宵夜經驗,父親端著那個碗公的身影,是一個小女孩心底的溫柔回憶,看到泡餅總一定會想起。
 
提了兩袋泡餅回家,小心翼翼的呵護脆弱白胖的外觀,看了就令人心滿意足。等不及當作隔天的晚餐,上樓前先到 7-11 提了罐鮮奶,進門換上家居服後立即往廚房裡鑽,微波加熱了淋在泡餅上面。果然是屹立不搖老店的作品,泡了牛奶的餅皮軟Q中含著濃濃的奶香,沒有多餘油脂的累贅、額外糖分的補充,簡單卻不簡單。
 
小時候家中經濟不好,負擔不起高貴的鮮奶。我們家的吃法,都是先把餅上頭用大同磁匙撮了大洞後,放入幾瓢克寧奶粉,淋上熱水把奶粉及餅一起泡開。住家附近隨手可得的泡餅,餅裡包著一層焦糖,糖跟奶粉融合出一股濃濃的甜香味兒,就算現下口中嚐得是不油不甜淡雅的高級品,仍然充盈在口中化不開。
 





 
C-マンション 
收藏本文: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blove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