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看完楊甯的《純律》,突然對於書寫感想心情的文章,感到不確定的遲疑。
 
這本書當然也是我在博客來網路書店留連特價書品時發現的,是書背南方朔的一段評價,讓我買下此書的。
就是它了,它是二十一世紀新新人類最正面的羅曼史。這種恬淡、自然而有品味的愛情和友情故事,我們睽違已久了,《純律》終於把這一切找了回來。我們甚至可以說,它以直追一九四0年代羅曼史經典,鹿喬所著的《未央歌》,替未來的理想感情世界做番見證。
 
甫開卷時,本來是把它放在家中,下班後週末時閱讀的書,看到一半,決定把它放在辦公室中午配飯用。這中間的差別在於,中午休息時間只有短短一個鐘頭,60 分鐘內得買好飯、吃完午餐、還得留足夠的時間睡午覺﹝希望可以有半個鐘頭﹞。
 
因此那些好看到令人愛不釋手,沒辦法在吃完飯後馬上夾上書籤放下收好的書,全都不適合帶到辦公室閱讀。通常選擇午休時間閱讀的,可能會是散文、短篇小說、或者是對我來說,沒辦法太長時間閱讀的作品。
 
作者是從小學音樂的學生,從十歲開始唸得都是音樂班,二十歲就到德國攻讀音樂,小說出版的時候才二十四歲,拿到音樂家文憑﹝相當於碩士﹞,並進一步攻讀最高演奏文憑﹝也許四年後我閱讀之際,已經拿到這個學位了。﹞書中的人物都就讀於藝術大學,其中有音樂系與美術系的學生,大量充斥著許多關於音樂 學習這個封閉世界的大事小事,彷彿開了一道門仔細介紹這個非音樂系學生無法觸摸的領域,非常有趣。
 
閱讀這個故事,可以吸收很多關於此類的知識,無論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音樂家培養的生活、訓練背景、同儕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當然還有很多關於古典音樂的小常識。不過就跟翻看《神之雫》一樣,太多的專業資訊融合在故事裡面,閱讀必須使用大量的腦力,不由自主地想去記住隨手抓住的新知,腦用多了心就少了。就像展現太多歌唱技巧的演唱,讓人無法接收演唱時的感情一樣,也許這是我個人閱讀習慣或是吸收能力上面的障礙,對於一個音樂幾乎等同於人生全部的作者來說,這也是很自然的風格。
 
關於音樂家與小說家的結合,作者在最後給了ㄧ個非常特別的驚喜。文末作者附上一個名為《不只是情境―為純律歌唱的樂手》,全書十五個章節,其中 提及的樂曲曲目總結,這些音樂從巴哈大提琴組曲,到普契尼、華格納的歌劇曲目,到陳綺貞、孫燕姿的歌曲,以及一些台語老歌都有,作者並貼心地附上推薦版本,對於聆聽古典樂來說,非常實用。
 
小說的主軸是音樂系拉大提琴的小安,與美術系的文文之間,清新純粹美好的同性愛情故事。作者選擇以一個第三者旁觀的音樂系學姊做為主述,參雜以大量的其他腳色之間的互動,描述大學生友情的部份。
 
這個設定來說故事的第三者﹝佩琪﹞實在太過全知了。佩琪的角度看小安,是一個一起上某堂表演課、一起合奏過的學妹,對一段小安跟文文之間毫不張揚、沒有任何爆點的愛情,她卻藉由一些聚會、聊天、不小心參與的事情歸納出事情發展的始末癥結,讀來比較像是懸疑劇碼,心裡也只想著,這個看起來對小安或是對文文來說都不是頂親密的第三者,是個性太八卦、還是真正非常巧合,竟然知道這麼多事情。
 
再加上小安難以捉摸的個性,不太平凡的家庭背景的探究,尤其是到故事末尾,小安母親的身分與結婚生子、棄女離家的過程,與小安不告而別的失蹤原委揭發,讀來的心情根本就跟偵探小說沒兩樣,關於「恬淡、自然而有品味的愛情和友情故事」,說實話在那個時候,完全體會不到。
 
小安與文文的一段愛戀,若有似無的女女相戀的描述,使得這份感情我認為只佔故事裡的一小部份。描述這份感情時,作者曾透過第三者佩琪的嘴裡說出,在藝術學院,同性之間的感情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情結發展中,佩琪曾經兩度問文文她跟小安到底是什麼感情,試探窺問地既不平常而且非常八卦,在最後佩琪的男友阿耀與她聊到小安與文文的關係時,作者描述佩琪的心理:
 
『我不知道。這種事情不要亂猜。』我略微慌亂地回答。女孩間的私密給男生看穿,雖然是阿耀,心中還是感到特別異樣。而他說『是不是喜歡女生』而不說『是不是喜歡文文』,聽起來總像是刻意地強調了性別似的。
p.211
 
首先,我不明白佩琪覺得這是女孩間的私密,是指女孩之間的愛情,也就是作者還是表現出,同性戀情難以啟齒、不能曝光的羞恥性;還是這兩個女孩不願張揚的部份,意即他人不願讓人得知的隱私,無意中被外人揭露了。實際上我感到的是前者。
 
那麼緊接著,佩琪對於阿耀說『是不是喜歡女生』而不說『是不是喜歡文文』,好似在描述自己的男友提到這段戀情時,是以性別、而不是以當事人來看待同性戀,在主角事實上並沒有跳脫傳統社會框架來看到這段戀情之際,又埋怨另一個人太過注重「同性」而非「愛情」,表現來未免又太過矯情。
 
整部小說中,觀看這段感情的方式是偷窺、打探、以及機緣之下的短暫參與,既不是落落大方地,好似社會觀感、家人感情、以及未來的生活規劃都不產生任何壓力似的合理自然,也不是在考慮他人眼光、評價的前提之下,描述兩人感情因之遭受的影響與破壞。這兩人之所以都是女孩,好像只為了交代小安的母親為了自己與女友的感情,放棄丈夫與女兒,而使得小安無法接受自己也陷入了讓自己家庭破裂的同性愛情中,因此選擇不告而別。
 
更何況,小安不告而別的理由,對我來說真正是胡亂鬼扯得令人頻翻白眼。以作者的這個邏輯來說,所有父親母親因為外遇而家庭破碎的孩子,不管父母親愛上並為了 她/他 拋家棄子的對象是同性或異性,應該都會抗拒談戀愛這件事囉!否則以同性戀來做為故事主軸,自認為健康看待同性戀情的作者,何以單單針對同性戀大作文章,就實在令人不解了。
 
以我看來,如果能因為自己也終於體會同性戀情沒有刻板印象形容的那麼可怕,明白了『不計代價不計痛苦的狂熱』﹝p.72﹞是怎麼回事,不是應當漸漸地化解對母親的不諒解,體諒母親遭受過的兩難與痛苦,原諒母親曾經有過的選擇與行為,為自己從小的痛苦帶來救贖嗎!
 
因此關於作者選擇讓兩個女孩﹝小安 & 文文﹞的愛情成為故事的主體,閱讀過程中我完全找不到這個做法有任何意義,尤其是跟我閱聽過所有,無論是以同性戀情、情慾、或是僅部分提及配角人物的同性愛有關的小說、影片相較,這個故事裡面,將主角設定在兩個女孩身上,似乎只有寫在情節提要上,造成焦點效果的意義而已。
 
我說過,同性戀情在故事中僅佔一小部份而已,其他還有些關於友情的部份,還有作者當然也將自己對生活的意見、音樂藝術的見解、對人生的觀感…… 表達在書裡。前面說過,情節中牽涉很大部分音樂學生的生活與互動,對一般讀者﹝不是從小在音樂領域中生活的人﹞如我來說,是非常新鮮有趣的,至於文中時不時強調有情有多可貴偉大之類的,情緒的鋪陳與描述過少,下結論式的文句過多,比較感受不到。
 
我最不欣賞這本書的一點,就是它經常令我耐性盡失。關於地理場景,作者會花很多字數來描寫,尤其是佩琪在即將離台前,跟阿耀一起來個高雄懷舊之旅,花了大概有五頁之多來描述她從小到大去過的地方、吃過的東西、或是一切有回憶價值的小細節,我都直接跳過去。有很多時候,作者會花很大的篇幅來闡述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叨叨絮絮讀來頗為厭煩,後來也都選擇略過不看,有太多這樣的片段,是讓我後來把它帶到辦公室配飯的主因。
 
而這也讓我花了好多時間深深反省自己。事實上我經常打寫的網誌文章,就實實在在嘮嘮叨叨白描著、抱怨著、讚美著、批評著生活週遭任何會讓我心有所感的事物,他人讀來,也許正就是這幾日我閱讀《純律》所體驗到了不耐。譬如說行文至此,我就花了三千字來「講解」我對這本書的感想。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沒看過《未央歌》是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剛進五專的時候,從社團的學長姊那裏聽來,我選讀的這所學校是所有專科學校中校風最開放的,以新聞科系為主而形成與眾不同的校風,也讓就讀的學生獨具有別於其他專科學校的養成方式。因此有些學生自覺我們是跳過了刻板無聊的高中生活,直接進入學風開放、思想多元的大學生活,有人推薦我讀《未央歌》,說是每個新鮮人都必讀的小說。
 
後來辛苦插班考上大學,插大生從大二開始讀起,本來就不是大一新鮮人,心境上也早就過了新鮮人的階段,《未央歌》代表的是我已經走岔了路就無法有機會體驗的生活,雖然有時興起想讀這本書的欲望,不過無能循正軌像我妹妹、像我絕大部分的國中同學那樣,就讀高中-大學的求學方式,讓我覺得非常遺憾﹝截至目前都是﹞打開那本寫著我夢想中生活的小說,對我來說需要一點面對錯誤選擇的勇氣。
 
讀畢此書,發覺最大的收穫在於它讓我思考關於美好與現實、得到與失去、嘮叨與仔細。如若不是像我這樣既主觀愛又批判,從故事中那些對音樂的認真與執著、對未來的憧憬與迷惘、對人性美好的無悔追尋,在在都體現了年輕世代青春洋溢著青澀的純真。

記錄下讀完此書最立即且忠實的感想,難免還是懷疑自己因為忌妒擁有南方朔、料輝應如此高度評價的作者,因此對這作品不懷好意。做為一個負責任的愛批評者,適當的做法也許應當先讀過《未央歌》再說,不過畢竟我僅只是個對閱讀感到興趣的,普通讀者而已。
 
作者:楊甯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3322056
裝訂:平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blove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