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是一個已經漸趨普遍的網路書櫃,在其他人那兒發覺很多人使用之後,我也跟著湊熱鬧申辦了一個自己的書櫃,發覺確實值得推薦。
 
申請的過程非常簡單,只花個十分鐘就可以開始在線上建立一個自己的書櫃。新居的書櫃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部份之一﹝另一個偏好的地方則是廚房﹞,搬遷到新居的物品非常多,當初第一個拆箱歸納的就是書,純粹因為書籍有十幾箱,可以很快的拆封後按照原先的秩序先往書櫃堆好排整齊,迅速的空出位置來整理其他的東西。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書籍還是按照原先的樣子安住在層櫃上,粗淺的按照社會學、政治學、當代小說、文學評論……等等類別劃分,並依照出版社或是作者歸類在一塊兒,跟原本在舊家的舊書櫃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新的書櫃空間大很多,為了將來好幾年的發展空間設想,書櫃比原先的容量大上二點五倍,照理說分類的整理應該可以更有系統,可惜這件事因為其他事件更忙,也因為大家好好的排列在書櫃上其實也不亂,沒有重新整頓的急迫性,而就這樣擱置下來了。
 
我喜歡看很多室內設計雜誌,乃至於譬如說 BOSE、IKEA 的型錄上面的書櫃,不知怎麼稿的亂放亂擺就覺得很美,仔細揣摩後雖然還沒抓到訣竅,不過我想一定不僅有張藝謀式的數大便是美而已。下班後坐在沙發上看著斜斜面對著座椅的那排書,怎麼看怎麼不美,就天天想著要努力重新整頓,可是天天決定延宕到明天。
 
在 aNobii 申請了書櫃後,為了把閱讀過的書一點一滴的輸入到線上書櫃中,也就這樣順道地把實體書櫃裡的內容重新做了一番審視。aNobii 非常有親和力,直接輸入 ISBN 號碼就可以直接帶出該書的相關資料,除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等相關的基本背景之外,還有書籍的封面、出版簡介,甚至可以連到其他藏有該書、也一樣使用 aNobii 的朋友,參考其他人的評論、摘要,甚至相同購買閱讀此書的人,還對什麼其他書籍也有興趣。
 
也因為這些資料可以互通,所以也可以找到跟你藏書相似的人、發掘其他你也很欣賞的愛書人、參考其他人新進的書籍……等等的訊息,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簡便的幾個點選之中,隨時交流並獲得有用的書訊,這是我覺得目前為止最大的收穫。
 
除此之外,在瀏覽別人的書櫃時,也許會發現一些年代久遠的書籍,市面上也許已經看不到,卻是非常具有價值的書;或是別的書櫃擁有者,用他們獨特而有趣的方式分門別類,這些類別不但代表著個人閱讀的喜好,也充分體現出其觀看自我書櫃的邏輯,碰到這樣的書櫃,總令我覺得獲益匪淺。
 
現實生活中朋友原本就不是很多,而其中很愛買書看書、對書籍內容的喜好跟我相近的人更是寥寥可數。有時候看了一本令自己溫暖到想飛、感動到想大吼大叫、啟發知識的令一扇窗到想興奮地不可自拔時,卻無人可以分享,那種狀況就像想喝酒買醉卻找不到酒友一樣掃興。而透過 aNobii 雖然不會讓我平白無故找人來聊這個,但是看到興趣相投的書櫃擁有者,也讓人產生一種惺惺相惜的分享感。如果在這種人的書櫃裡面發現值得一讀的好書,那就更是意外的驚喜了。
 
縱使運用 aNobii 旨在建立閱讀的經驗跟歷史,而非僅限於實體藏書,初步的工作仍專注在書架上那些內容。目前書籍的整理進度,大概有……應該有五分之一那麼多,電腦的整理輸入以及實際書籍的擺放分類都要同步進行,動作當然比較慢一點,三不五時看見自己鍾愛的那幾本,或是不小心翻到當時隨手記下的文摘,又都要停下好一會兒休息回味一下,也讓工作效率大幅降低,這過程卻是萬分有趣的。
 
利用網路書店找出藏書之後,直接複製 ISBN 號碼然後貼到 aNobii 新增書籍,速度會快上許多,如果對於閱讀的喜好,是有特殊的群組類別的話,那效率就會更好了。aNobii 只針對書蠹,至於有些人收藏許多 CD、DVD 之類的,就沒有辦法一同管理分享了。喔,當然更別提包包跟鞋子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blove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