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家住在艋舺地區,虔誠的外婆每逢初一、十五,必定要提著供禮坐公車,到當地有名的《龍山寺》進香。如果初一、十五正逢學校放假的時候,希望後繼有人的外婆總會問我們要不要跟著她一道去拜拜。
 
好像家裡的祖先牌位及供奉土地公的神桌,是小型可替代的行動供桌,但凡有任何大事件,外婆非跑一趟《龍山寺》不可,從小培養的關於祭拜的知識,都是從家裡的各大小神仙誕辰、祖先生日忌日、以及跟《龍山寺》眾多神明打交道開始。
 
不過,我今天當然不是要做寺廟簡介、或者拜拜知識大交流一類的,否則偷懶了這麼久,突然冒出這麼一篇文章,在美國監視著的二子媽一定會用文字回應來砍死我---如果可以的話。
 
《龍山寺》這樣一個又大又有名氣的寺廟,於我來說代表的其實是周邊繁華的夜市,還有小百貨、一大堆賣吃的賣穿的商店,那也是我小時候生活的重心之一。小時後周六的夜晚,如果爸爸、外婆有空的話,會戴著我們搭車到夜市去吃飯逛街,過農曆年爸媽帶我們去買一年一度的新衣,也是往龍山寺夜市去。包括阿姨結婚需要依照古禮置辦一些古早的東西、外婆燒青草茶需要的草木樹葉、我們後來搬家外婆需要新的供桌……好像各式各樣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找得到。
 
後來爸媽離婚,我跟妹妹習慣週六放學之後,下午從家裡出發,坐公車到《龍山寺》站轉車到板橋去陪爸爸渡過一晚,我跟妹妹還是會趁換車的一點小空檔,逛逛附近的商店,再往另一個家出發。週日晚上,爸媽也是相約在《龍山寺》夜市,一起吃完飯後隨意晃一晃,再由媽媽接我跟 Ami 回家。一直到國小畢業以前,那個夜市及附近的環境,就好像我五專時代的東區一樣,不管需要買什麼或不需要買什麼,總之有空閒的時候,就習慣往那裡去就對了。
 
後來,國中的時代西門町取代了《龍山寺》的地位,再後來是忠孝東路的繁華商圈,五專升二年級的那年,我們家搬離了艋舺之後,《龍山寺》成為一個放在心裡懷念的地方。
 
到英國去之前的大四那年,因為入學的時候抵掉很多學分,再加上除了體育課之外我還算用功的在前兩年修了很多課程,除了忙申請學校的事情之外,算是清閒度日。經常整晚不睡的我,有很多機會載超級早起的外婆到《龍山寺》去上香拜拜,有時候也許順便去那家在寺廟旁的老早餐店,吃碗稀飯配些滷豆腐、醬瓜之類的東西。但也僅止於此。
 
直到前兩年,事業正在草創初期的時候,每天上班總是承受了許多壓力,不善於求助不想道苦的我,分享心情最好的對象,就是住在十分鐘步行距離、也同樣曾經面對過很多類似問題的 33 把拔跟馬麻。
 
那個時候他們還未婚,當然也還沒有 33,可是有個獅子豬,所以下班後我們可以把刷刷帶去跟獅子豬待在一起,然後四人一車到處去吃吃喝喝。因為狗兒可以彼此作伴,下班後還可以跟朋友出去玩而且不會有罪惡感,真是一箭雙鵰的美事!
 
有時候,潘會想到某間很好吃的餐廳,然後約了大家一起去吃頓飯,或是到哪裡外帶想吃的東西回他們家享用。邊吃晚餐一邊閒聊,之後宜嘉會用很令人擔心的開車技術帶我們回家,忘了那一回是誰提議的,我們想到吃《龍山寺》觀光夜市的懷念美味。有蝦仁羹、蚵仔煎、懷念愛玉冰、老婆婆﹝我忘了店名﹞的甜麻糬跟甜糯米稀飯……等,討厭人擠人的潘自願坐在車子裡面等我們三個女生慢吞吞地逛夜市跟買晚餐,再帶回他們家共享。
 
這是近幾年來,最接近我想像中重遊故地的經驗。看到人擠人的夜市,聽著店老闆拿著大聲公的推銷商品,到一家家懷念已久的老店去回味小時候的滋味。
 
那些跟 Ami 在這個我們瞭如指掌的夜市裡邊逛著邊吵嘴,總是讓爸爸不時回頭出聲喝止的童年回憶;跟父親在路邊的快炒攤販吃著空心菜炒牛肉、配著台灣啤酒,感受週遭熱鬧氣氛的經驗;尾隨著相距很遠的爸媽,敷衍著逛完一回街,初次感受到尷尬氣氛的體會;隨著外婆的叨叨唸唸,雖然是在拜拜或是買東西,她總會抓緊時機來個機會教育﹝譬如說點好的香要拿高,以免不小心燙到別人;或者是廟方供應的紅色塑膠盤一定要洗乾淨才能放回去,萬一不夠用也不能從桌上隨便亂拿﹞的教養環境,場景都是在《龍山寺》一帶。
 
到了要跟潘說再見的時候,如果說我想到他最先想到的是,因為他我才能有兩年前那一晚重遊故地的美好經驗,聽起來會很不恰當嗎?命運來襲之際,有時候只能爽快的兩手一攤,坦然接受吧!
 
那些包含我最重要回憶的地方,現在又多容納了一抹靜靜等待的聲影。跟潘一直以來,那種不會說柔軟的好聽話,卻會用實際行為體貼別人的形象,多麼契合。
 
而那些跟親人在這個地方經驗過的珍貴回憶,就跟我對潘一樣,總是沒能好好說聲再見,就僅能無奈地留在回憶裡了。







C-マンショ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blove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